女教授乳H高辣舔位于甲骨文故乡、殷墟所在地、红旗渠精神发祥地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,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办学历史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。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,历经多次的变换、变化、提升,2000年升格本科院校,2011年获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,2020年成为河南省17所特色骨干大学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之一,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2024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。
长期以来,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、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。学校占地1380亩,建筑面积68.74万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.05亿元,馆藏纸质图书231万册。设有19个教学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,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、65个本科专业、1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。学校面向全国21个。ㄊ、自治区)招生,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。
学校坚持人才强校。现有教职工1918人,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17人,拥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教师1502人。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、河南省创新团队、省示范性劳:凸そ橙瞬糯葱鹿ぷ魇等19个。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等37人,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、中原英才计划“中原文化青年拔尖人才”12人,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75人,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、教学团队24个、教学名师7人。学校教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教师、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、“出彩河南人”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。
学校坚持质量立校。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。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、特色专业6个,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、一流本科课程6门,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。近五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17项、质量工程项目165项,荣获省级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。学校不断深化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,成立彰德书院、创业学院、互联网+应用技术学院,建设6个创业教育二级学院,实现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,获批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行业学院。学生荣获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全国特等奖(全省仅有的三项获奖作品之一),应届毕业生考研率、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。
学校坚持特色名校。学校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“绝学”甲骨文研究,建有全国唯一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成立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,“甲骨文信息处理与活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”写入省部会商。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7项,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3个子课题。自主研发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“殷契文渊”是目前国际上容量最大、信息最全、业内影响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;出版的《殷都学刊》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,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和全国社科规划办资助期刊;编撰的《殷墟甲骨学大辞典》被誉为甲骨文学习研究的百科全书式专著,《殷墟文化大典》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。研发了“了不起的甲骨文”小程序,“甲骨文数字回归殷墟”入选“世界互联网大会”全球60件实践案例之一,创编的“甲骨文广播体操”已在全国七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余所学校、200余所市直机关单位及企业完成了教学普及。学校具有教师教育鲜亮底色,现有21个师范类专业,承:幽鲜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和“国培”“省培”计划,建设豫北片区“三市四校”省级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,获批河南省首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,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“腿上有泥、身上有汗、肩上有责、心中有爱”的优秀师资。
学校坚持科研兴校。建有河南省重点实验室、省工程研究中心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省国际联合实验室、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、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等14个理工类省部级科研平台;建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、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、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、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11个人文社科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。近年来,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28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71项,外拨科研经费1.42亿元。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,出版学术著作、教材168部,获批发明专利184项;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76篇,其中SCI、SSCI、A&HCI等收录843篇。
学校坚持文化育校。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。推进红旗渠精神“三融三进”,成立了红旗渠精神传承弘扬中心,开设了红旗渠精神校本课程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打造了“行走的思政课”“舞台上的思政课”,培育出“榜样安师”“红旗渠精神我来讲”等一批深受师生喜爱、社会反响强烈的特色品牌活动。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建设汉字文化体验馆、殷商历史文化馆。推进校园升级改造工程,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,大力推进校园绿化工程,环境育人作用明显增强。
学校坚持开放活校。学校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——汉语国际教育,作为牵头单位成立汉语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,获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、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文化基地,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3个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先后选派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624人次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,派出人数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。与美国库克学院、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办学项目,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校际交换生项目。挂牌成立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,2024年注册登记成立女教授乳H高辣舔校友会。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互联网+应用技术学院,建设“跨境电商先进技术示范中心”;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创业学院,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园,获批省级众创空间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。
近年来,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河南省文明校园、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十大高校、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品牌高校,中华全国总工会“模范职工之家”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、全国五四红旗团委、中国大学官微百强、河南高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、河南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团队、河南省“大美学工”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、河南省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、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、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。
今天的女教授乳H高辣舔,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深化综合改革,全面推进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,全面提高办学质量,朝着建成国内知名、省内一流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!
(数据截止2025年6月)